张允拒绝分兵增援江陵,令刘琦大为光火。
而今江陵城中有兵一万两千余人,固守江陵有余,反击则稍显不足。要知道,守城最忌死守,张允如果能分他两千兵力,他便有余力遣一军别屯城外,与江陵互为犄角,使刘景军攻城时投鼠忌器,不敢放手攻打江陵。
可恨道理已经和张允讲得明明白白,后者仍推脱不肯分兵,刘琦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。
蔡瑁同样对张允心有埋怨,虽然二人私交不俗,张允不分兵亦有其道理,可他和刘琦早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,事关自身安危,他自然站在刘琦这一边。
正在这时,城外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,刘琦、蔡瑁循声望去,只见一支二三十骑组成的刘景军斥候,正向江陵疾驰而来。
刘景军斥候并没有直冲城下,而是停于百余步外,对着江陵城指指点点,随后刘景军斥候一分为二,一部分继续留在原地,另一部分则绕城向北而去。
没过多久,又有一支刘景军骑兵向着江陵而来,这次足有三四百骑之多,其等铠甲器杖精良,当真是人如虎,马如龙。
刘琦看得心中滴血,不仅是因为这支骑兵本该属于己方,更睹物思人,令他想起了死去的从弟刘磐。
刘磐骁勇善战,乃是不可多得的猛将,且和他情谊极深,本是他最大的臂助,却战死于荆南,刘琦每每念起,便痛彻心扉。
刘亮勒马驻于一箭之地外,观望江陵城头,见其上守备森严,颇有章法,暗暗点了点头。
刘琦乃是公子,不通军事,这城防十有八九是蔡瑁的部署,没想到面对己方屡战屡败,平庸无能的蔡瑁,倒也不是一无是处,至少守起城来,似模似样。
刘亮翻身下马,按照原定计划,从怀中取出《讨刘表檄书》,大声诵读道:“安远将军、董督荆南四郡(刘)景,奉王命告荆北诸郡、将校:‘盖闻祸福无门,惟人所召。见机而作,不处凶危,上圣之明也。……夫刘表,自以为宗室,包藏奸心,勾结袁绍,抗拒国家……’”
刘亮每读一句,左右皆应,向城大呼,不但江陵城头的将士听得一清二楚,便是居于江陵城东的士民,也听得真切。
这篇檄文乃是刘景和群臣共同的杰作,将刘表过去所有“黑点”全部挖了出来,抨击之狠,连蔡瑁都不禁为之愕然,更勿提身为刘表之子的刘琦了。
“岂有此理!简直是岂有此理!”一向沉稳的刘琦直气得面容狰狞,当着儿子的面骂老子,世间最恶毒之事,莫过于此。
“昔日刘景未及弱冠,大人不顾内外非议,一意举为茂才。刘景非但不念恩情,反而以怨报德,世间怎有如此无耻之人!”刘琦越说越冒火,红着眼睛对身旁的蔡瑁道:“军师,你速遣步骑精锐,出城夷灭这些贼子!”
蔡瑁见刘琦几乎失去理智,出言劝道:“对方当众宣读檄文,毁谤将军,便是要故意激怒南郡,诱我军自弃坚城,与之野战,南郡万万不可中敌人奸计。”
刘琦闻言渐渐冷静下来,但心中犹愤愤不平,道:“难道就这么坐视贼子侮辱大人吗?!”
“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,”蔡瑁道:“当年太公为项羽所执,为逼高祖臣服,声言欲烹之,高祖反言‘幸分一杯羹’。南郡若能暂忍一时之气,固守江陵,阻遏南贼,何愁不能雪耻?”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