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回到北宋当大佬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五百六十五章 鼎故革新(1/ 2)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

大宋治平四年正月,公元一零六七年,赵顼继位登基。

枢密院使甘道坚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此时甘奇,二十八岁。

曾公亮任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,封英国公。这仍然是宰相,主要是负责门下省与官员选拔调度之事。

欧阳修、赵概进尚书左丞,参知政事之职位,这是副宰相。

富弼封武宁军节度使,进郑国公。失实权,得国公,依旧上朝列班。

陈升之为户部侍郎,吕公弼为刑部侍郎……

司马光任御史中丞,未有变动,清流言官之首。

韩绛进枢密院副使。能用的人,就得继续用着。

……

政事堂里,甘奇坐首,依旧还是那么不协调的感觉,宰相曾公亮坐在他之下,欧阳修也坐在他下面,满屋的白发,独独甘奇一人年纪轻轻。

这是甘奇第一次主持政事堂议事,他自己都有些不习惯,看了看左右,清了清喉咙,开口说道:“陛下临朝,欲意进取,还望诸公同心协力!”

甘奇说完这句话,又左右看了看,竟然没有人附和回答,颇为尴尬。

好在曾公亮不会让甘奇尴尬太久,便答道:“陛下有仁宗之风范,必为明君,陛下有进取之心,身为臣子,必然要勠力同心,如此上下一心,社稷蒸蒸日上,不枉一世人臣。”

甘奇能感觉到,在座许多人似乎还没有真正把他这位首相太当回事,倒也并非这些相公们有什么坏心思,大概就是下意识如此,真说起来,也是甘奇太年轻,资历太浅,哪怕所有人都知道甘奇立过何等功勋,也不免少了几分尊重。

比如欧阳修,这是欧阳修第二次当甘奇下属了,昔日甘奇升任枢密院使的时候,欧阳修就是枢密院副使,那时候也颇为尴尬。世事无常,欧阳修出道的时候,甘奇还没有生出来,欧阳修身居高位的时候,甘奇连举人功名都还没有考到。

昔日欧阳修还拉拢过甘奇,有收甘奇为弟子的意思。十年过去了,而今甘奇反倒成了欧阳修的上司。

所以哪怕欧阳修并未有看不起甘奇的意思,此时内心里也少了几分尊重的感觉。

显然,欧阳修不是个例,满屋子的老头,皆是如此。

这种气氛,甘奇自己都能感受得到。

不过也无妨,万事都要有一个过程。

甘奇再开口:“陛下有鼎故革新之意,所以咱们得先商量商量,该从哪些地方着手。”

“鼎故革新?革新什么?”欧阳修问了一语。

甘奇看着欧阳修答道:“军政民政,皆要革新。”

“祖宗之法要变了?”欧阳修又问。

甘奇点头:“要变,必须要变,治军之法要变,理财之法要变,赋税之法要变,管人之法也要变。”

“这……”欧阳修看了看其他人,不置可否,心中却在想新首相与新皇帝,心气是高,但是不免有些不务实,这么变,那不还得乱套了?

“我这里写了一份改革计划纲要,到时候教人抄录,诸位人手一份,先回去看,待得朝会之时详细来议,诸位看完,有什么意见,到时候一并提出来。”甘奇准备了一份详细的纲要,从军事改革,到赋税改革,财务制度,度支方式,官员考核制度,甚至还有新衙门组建的事务。

甘奇话语说得客气,但是内心之中一点都不客气,这些事情必须干,谁也拦不住。这些老相公们不把他当回事无妨,甘奇要一言堂,一切都要按照他的想法来执行。

甘奇还要组建自己的班底,班底人选很多,王安石、苏轼、苏辙、蔡确、李定等等,这些人也要一一调入汴梁,只待一步步来实施。

甘奇掌权,也相当狠厉,而今枢密院使空缺,甘奇甚至自己直接掌控着枢密院,在政事堂开完会,他立马就要去枢密院接着开会,枢密院也要有人事变动,韩绛已经是枢密副使了,甘奇还准备把冯京也调到枢密院去任副使,如此就把枢密院牢牢掌控在手。

军政一把抓。

为了避免有人说三道四,这仗还得继续打,只要在打仗,军政一把抓就不会有问题。

最近辽国已经与乃蛮人打完仗了,却迟迟不与大宋开战,这事情有些蹊跷。若说辽人忍气吞声了?怕了?甘奇不相信,十有八九是在筹备一场国运之战,以战略而言,等着辽人准备好再开战,这不是一个好选择。所以得主动寻辽人开战,这事情得有人去做。

一帮编修正在誊抄甘奇的改革计划纲要,甘奇也不多等,直接散会去了枢密院。

却是那些相公们已然在政事堂议论纷纷,甘奇这动作实在太大。

其实政府的组织框架,从隋唐开始真正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之后,古今中外,万变不离其宗,都是一回事。

国务院,部委,司法体系,监察体系,军事体系。大宋朝的这套行政体系是没有问题的,就是使用方式的区别。

甘奇的变革,比历史上王安石的变法要深入得多,也要繁琐得多,这些相公们一时半会还不一定消化得了。

只待明日朝会,甘奇给他们好好上一课。

甘奇去完枢密院,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忙,种愕,熙河兰煌经略招讨安抚使的官职得落实。落实之后,还要拨款,支撑种愕执行甘奇的河套计划。

狄咏调到燕云,任万胜军指挥使。史洪磊任威武军指挥使。威武军该往燕云来了,狄咏也该想办法与辽人开战了。

不过这钱粮物资,也是一个问题,如今甘奇当家了,柴米油盐就是个大麻烦。

但是这朝廷,是真没钱。甘奇得想办法变出钱来,宰相不是那么好当的。

狄青加封枢密使,退休。

人事升迁,有些甘奇可以自己搞定,有些得好好写个奏折报皇帝那里朱批。

还要举荐王安石参知政事,这是重中之重,附带昔日王安石写的《上仁宗陛下书》给皇帝赵顼,以此来证明王安石能堪当重任。

然后就得把苏轼等人调入京城了,安排官职也是麻烦的事情,甘奇身边的人不多,所以苏轼也得干活,苏轼可以知谏院,苏辙可以到尚书下走动,尚书省可以简单类比为国务院,左司郎中,五品上。

李定右司郎中,蔡确员外郎,孔子祥去御史台,侍御史……
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

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